查看原文
其他

刘元春等解读2022年中国内需与投资形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大重阳 Author 人大重阳




本文字数:2220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汤   敏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城乡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

姚   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文刊发于3月14日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


王文: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内需问题说要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另外也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三位老师如何看待内需和投资这两个作为经济生产动力非常重要的支柱?


汤敏:内需的重要性其实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下的双循环中。内需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另一部分是企业的投资需求。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两种需求都不是特别强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有压力。从老百姓的需求来看,总理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出,因为疫情不断散发的影响,城市经常要抗疫,所以老百姓的很多需求,类似旅游的需求等等都不能满足,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投资需求,这些刚才姚洋老师说的,企业看不到,东西卖不出去,它也不太愿意投资。所以这里面怎么启动起来,我觉得第一个是政府来投资,不仅是传统基础设施,还包括新基础设施和现在扩大的专项债,提前把专项债用完,这一部分就是政府的投资来带动消费,带动企业。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共同富裕,我们要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收入,老百姓收入和就业有关,会不会就业,会不会失业,就业以后它的收入能不能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把企业做好,所以它是一环扣一环。目前从国家减税的角度来说,激活企业活力,放松货币政策,都是要在这个方面把需求推上去。这当然要有一个过程。因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我们国家的通货膨胀还不是很高,我们在推动消费的增长和推进需求这方面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刘元春:目前来讲,刚才姚洋老师和汤老师谈到,实际上在短期复苏和经济下行压力里面,需求减弱、需求不振依然是我们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要抓住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进行解决。我们看到,由于疫情的冲击和各种其他中长期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企业的投资预期出现了全面的回落,过去支撑整个短期稳定中间的投资出现了问题。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稳投资依然是今年宏观稳定的核心抓手。从经济工作会议到目前,各个省市出台的投资规划已经非常充足,我认为是足够完成我们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相关的目标。比如中央政府,现在的计划是6400亿,但是北京市和相关的一些省市提出的投资规模都超过万亿,全国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了30万亿,所以就宏观调控、稳增长和扩大宏观需求而言,我们有长项,但是我们也有短板,也就是在扩消费的过程中,消费是一个慢变量、是一个基础性的,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它不会因为一些短期的波动,我们每天吃饭就会少一些,吃穿住行就会出现大范围收缩,所以我们看到这一轮里面提出的扩内需,不是简单的一年短期的扩内需,而是扩内需战略,扩内需战略要求我们在短期、在中期结构性、在长期基础性改革上面要有所举措。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扩内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途径,千方百计地扩大我们居民的收入,实际上这是我们经常讲的,老百姓愿不愿意消费、能不能消费,最重要的是口袋里面有没有钱。我们怎么来做?实际上这是要在十四五规划中间,在战略里面要解决的。在我们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短期的宏观政策里要有所呼应的,也就是说今年老百姓增收的成绩,首先你的增长要上来,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满,增长上去了,企业的利润,我们政府的财政,居民的收入你才能上去,这是一个。第二个很重要,怎么推动共同富裕战略。在收入分配政策上面要破题,特别是改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中过低的状况。第三个,如何精准对贫困人群、受疫情冲击大的人群来对其收入进行全面的破题,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才是我们在一些扩消费的技术层面来进行。比如说我们提出的家电下乡、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甚至是消费券等等,我觉得我们在思考扩消费时,要有中长期的战略视角,而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天一下把消费扩的很厉害,结果明年就不行了。这种情况我们在过去曾经出现过,比如说在汽车上面,通过购置税的减免,使某一两年的汽车销售上升得很快,但是这个政策一消失,马上出现一个断崖期,所以我觉得消费的平缓性和消费决策的理性,要求我们思考消费战略,当然我们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上面应该体现了这样的原理。


王文:政府工作报告大量体现内需战略,姚洋老师怎么看?


姚洋:提前下放地方政府专项债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月PMI提升这么快,我估计和地方政府投资加快速度是有关系的。现在看来,各地政府在投资方面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刚才元春副校长说了,各个省加起来都是30万亿元,可以看到地方政府投资额度远远超过地方给的专项债额度,所以他要到市场上举债,这方面我个人对地方政府投资持有一些警惕,每一次地方政府投资提高之后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当然这个债务如果是健康的,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们从中央政府的层面来说,它实际上两边都得抓,一方面用投资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得控制地方政府投资过多所造成的未来的债务问题,这两边要取得一个平衡。所以这方面来说,我觉得我们在消费端多发一点力气恐怕是更加重要的。刚才元春副校长说了,各地政府和中央政府在消费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消费券、汽车下乡,但是还是有改进的空间,这个改进空间对我们经济学家来说,总是期望政策应该是全面的、一视同仁的,这样会使得这个政策适用性比较广泛,力度比较强大,而且可以持久性的,不会出现刚才元春副校长提出来的,比如说刺激这个汽车的增长,但是明年汽车增长的速度就下降了,所以我想总的方向里面,总理报告里说的非常明确,但是在消费这一段,我们更加准确、更加科学地来进行刺激,可能还是有改进的意义。




延伸阅读

刘元春: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在疫情期间得到加速,今年出口增速将回落的预期下应加大力度扩内需


孙文凯:支付机构降费有利于普惠性降低小微企业成本


赖德胜:就业目标可实现,但任重道远


毛振华:需正视劳动力市场存量调整、需求收缩、供求结构失衡三重压力


王晋斌:欧洲央行努力避免对通胀的过度反应


范志勇:世界经济可能重演20世纪80年代初的故事


伍戈:保障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是稳定市场预期


刘元春: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当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仍要持续加码


王晋斌: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剧烈波动的高风险期


卢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监管政策法治化更利长远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疫情下我国就业模式变化、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刘元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稳消费信号


刘元春等专家谈严峻内外环境及中国应对之道


王晋斌:俄乌冲突加剧了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胀冲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